在上篇文章中留了一个小问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答案了,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单振子多波段偶极天线。架设方式为在水平DP天线两侧对等位置加入相应的多组陷波器;下图是一副3.5MHZ的单波段偶极天线加入两组陷波器后形成的多波段天线示例。在靠近巴伦的两个陷波器是21MHZ的陷波器,靠近天线两头的则是7MHZ的陷波器。靠近中心巴伦的陷波器形成了21MHZ的天线,而靠近外侧的陷波器形成了7MHZ的天线,那么原本的3.5MHZ则不受影响。

在途中两对陷波器的作用是对不同的波段产生过滤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波段 | 类型 | 21Mhz陷波器组 | 7Mhz陷波器组 |
21MHZ | 不带加感线圈的标准天线 | 21MHZ电波在此谐振 | \ |
7MHZ | 带加感线圈的缩短型天线 | 相当于两个加感线圈 | 7MHZ电波在此谐振 |
3.5MHZ | 带加感线圈的缩短型天线 | 相当于两个加感线圈 | 相当于两个加感线圈 |
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出单振子加陷波器的天线虽然可以形成多波段天线,而且也能在一定吃程度上缩短天线尺寸和空间,但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加感线圈组成的天线不能承受长时间大功率输出;而另外一种则是不使用陷波器的多波段天线,这种天线从巴伦上引出多组振子,而振子之前至少要保持30°以上的夹角。

这种天线假设时需要考虑到SWR,所以应当把最长的振子水平防止,然后根据波长依次向下形成倒V状态放置。然后不断的调整下方振子的夹角。直到SWR尽可能的达到理想状态为止;这种天线的SWR因架设方式会导致相对于单波段天线偏高,但有舍有得嘛,毕竟这种架设方式可以承受更高功率的输出;
说完了多波段偶极天线,那么我们来看看多波段垂直天线,这种天线属于我们平时常见的多波段天线类型。并且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解约安装空间。

多波段垂直天线通常是1/4波长的天线,由一根较长的垂直振子与多根较短的水平振子组成(水平振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省略),垂直振子和水平振子的长度都是1/4波长。如上图所示是一副四波段垂直(GP)天线,在一根较长振子上合适为止上串入三个陷波器,下方四根振子根据波段加入不同参数的加感线圈(可以缩短长度,减少安装空间),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形成如下四个子天线:
1、垂直振子与3.5MHZ的水平振子构成3.5MHZ子天线;
2、垂直振子与7MHZ的水平振子构成7MHZ子天线;
3、垂直振子与21MHZ的水平振子构成21MHZ子天线;
4、垂直振子与28MHZ的水平振子构成28MHZ子天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振子在GP天线中充当地网反射的作用,所以在特定条件下(比如海边、导电性较高的地面等)可以省略;